时间:2023-06-18 点击: 次 来源:网络 作者:好大夫专升本邱老师 - 小 + 大
做事尽心尽责、一丝不苟,可以培养人坚毅的品格和超凡的大局观念。它既能带领普通人往好的方向前进,又能鼓励优秀的人追求更高的境界。一个人一旦领悟了这些,就拥有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。 想做成点事情首先要会制订计划,为了完成计划而采取不同的应对办法。需要柔就柔,需要刚就刚。曾国藩懂得为大局着想,可舍可得,为大舍小,为远舍近。柔是手段,为的是刚。柔是蓄志,为的是达到自己的目的。 1858年6月,曾国藩受命于江西领导湘军作战。但是湘军与地方乡团不和睦,常被伏击。安徽六千精锐惨遭败绩,将领也阵亡,景德镇一带的湘军也接连失利。曾国藩为此很是头疼,军队的士气,士兵的体质也大不如前。正不知所措之际,又接到了增援浙江和安徽的命令,不久又被要求协防湖南。朝令夕改,杂乱无章,使曾国藩无所适从。他自知因无固定地盘,只好由人摆布,委曲求全,精神极感苦恼。可见,息事宁人的处世哲学也要付出代价。 历经坎坷,1861年8月,曾国荃终于攻下安庆,长江流域千里均归湘军掌握。曾国藩分兵三路,直指江浙地区。可是曾国藩所遭遇的困难,仍是纷至沓来。先是胡林翼积劳病死,顿使曾国藩失去一个最有力的伙伴,平添厉顾之忧。后又因为三路东向的大军,只有弟弟曾国荃一军始终听命于他,其余李鸿章与左宗棠两路,都时时表现不合作的态度,使曾国藩伤透脑筋。但按曾国藩的为官之道,还是按捺性情,息事宁人,没有激化矛盾。 曾国藩的累不只是身体上,更是因为多点作战,处处上心处处操心。曾国荃围攻金陵的军队虽未发生不听指挥的问题,然而屯兵城下日久,士兵疲惫,军饷不继,军心士气日渐涣散,也使曾国藩备感忧心。同治二三年间,金陵城外的湘军,因为粮饷缺乏,每天喝稀饭度日。曾国荃对那些家乡子弟兵,渐感难以约束。抢掠平民、奸淫妇女的事,屡屡发生。曾国荃拿不出粮饷来解决问题,自感无颜以对部属,只好置之不问。曾国藩听说后一面担心弟弟的病体,担心军纪败坏的湘军,随时有叛变崩溃的可能;一面还要承受来自清廷的猜疑、僚属的离心等等打击。更要命的是缺饷的问题不光在曾国荃一部,其余的地方情况也很严重。诸多问题,一并爆发。 曾国藩身体素来孱弱,至此郁气中结,旧疾新病,一齐并发,饭后呕吐、头脑晕眩、手脚抽筋,痛不可忍,以至于不能工作,无奈只好奏请给假调养。所以曾国藩曾说:“困心恒虑,正是磨炼英雄,玉汝于成。夫尝谓余叹气从不说出,一味忍耐,徐图自强。” 这句话体现了曾国藩在矛盾丛集、内忧外患境况下的一种息事宁人、委曲求全的处世观,而对于当时为官的他,也算无奈之举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