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2-11-23 点击: 次 来源:网络 作者:好大夫专升本邱老师 - 小 + 大
缺乏沟通对婚姻的伤害有多致命? 《再见爱人》里有一对夫妻,他们同样喜欢音乐、热爱艺术,热恋2年结婚,婚后却因为异地、缺少沟通,走向了离婚的结局。 苏诗丁是一位歌手,卢歌是一位音乐剧舞蹈导演,他们在一次合作中彼此欣赏,开始了一段恋情。 结婚之初,妻子放弃西安的工作,搬到上海,后来为了工作,又转移到北京打拼。 这一次,丈夫不愿意一起来北京,只能各自为营。 异地之后,两个人都感觉很孤独,但又不想深入沟通。 苏诗丁谈到自己去上海想找卢歌聊一聊,对方总是“没时间”;而卢歌不是太忙,而是情绪低沉时选择一个人躲起来,拒绝沟通。 没有激烈的争吵,婚姻却一步步走向了破裂。 直到离婚之后还在感慨,“自己不了解他”、“时间不断积累,我们变得越来越生疏。” 《再见爱人》剧照 《只想和你好好生活》里,多年在中国从事个人辅导和夫妻治疗的心理学博士约翰·贝曼认为, 不够亲密,是中国夫妻最大的问题。 而造成这一结果的最重要原因,是夫妻之间不懂得如何处理差异。 武志红等|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“假性亲密关系”,指的是很多人在情感里的连结处于很浅层的状态,然后又处于不作为的状态。 理想状态里,亲密关系应该是让彼此都感到安心、安全,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和情绪流动都很顺畅。 但现实却是,每个人都会有多多少少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感,在亲密关系里,需求不被看见、情绪得不到回应,又会加深不安全感。 有的人在面对焦虑和恐惧时,会用冷漠、愤怒来掩饰,拒绝沟通,就像卢歌在异地之后,感觉妻子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工作上,自己变得可有可无,他把自己封闭起来,拒绝面对问题。 情感没有互动,即使两个人天天生活在一起,也是一种“假性亲密”。 为什么开始明明充满热情的关系,会慢慢变得疏离? 约翰·贝曼谈到,人与人之间存在无数差异,小到吃饭的口味,一个喜欢咸、一个喜欢淡;兴趣爱好,一个喜欢宅在家打游戏、一个喜欢逛街出去玩; 大到人生规划,一个喜欢随遇而安、一个希望主动奋斗;对孩子的教育,一个要鸡娃,一个佛系…… 当夫妻俩的想法不一致时,他们可能会从讨论、争论,逐渐升级到吵架,甚至打架,很难得出一个彼此都认可、接受的答案。 又或者为了避免吵架,干脆不讨论,搁置矛盾,两个人都表面妥协,但是内心并不情愿。做出妥协的一方会记在心里,日积月累,都成了抱怨。 无论选择吵架还是冷战,因为彼此差异而带来的矛盾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。 遇到问题的时候,不想商量、拒绝沟通;遇到开心的事,也失去了和他分享的欲望。 之所以不能接纳彼此的差异,约翰·贝曼认为,是因为很多人面对伴侣时,总觉得,“我最重要”。 我的父母比你的父母重要,我的工作比你的工作重要,我的感受比你的感受重要……于是吵架和冷战就出现了。 《再见爱人》第一季里,三对遭遇婚姻危机的夫妻都面对这种僵局。 王秋雨和朱雅琼,一个感性浪漫,一个讨厌仪式感; 一个是想要被肯定的小女孩,丈夫就坚持自己的原则,不好就是不好,绝对不会为了你的情绪而肯定你做的事…… 郭柯宇和章贺,一个有话直说,一个追求含蓄默契,沟通总是在两个频道上。 丈夫最大的心结是:“我们都没什么问题,你那么肯定我,我也觉得你很好,两个都很好的人,为什么浑浑噩噩就走到了离婚的地步?” 妻子则认为,“根本性的原因,你想听的,我说不出来,我想说的,你又不肯听。” 沟通的僵局如何打破? 贝曼和他的太太也因为工作地点的问题经常吵架。 他们都是心理治疗师,满世界跑,见面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。 一次次吵架的话术都是: “你知道我9月份要去土耳其,为什么偏偏去新加坡?” “我的计划是不能调整的,你比我更自由,要跟着我的计划走。” “你的工作更重要,比我重要,比家庭重要。” …… 这样的争吵也自然没有结果。 但他们都是心理治疗师,愿意停下来,好好和伴侣沟通,怎样在安排自己工作的同时,学会照顾伴侣的感受。 后来,他们彼此都学会了放弃强硬的态度,把沟通的角度切换为:我们共同的目标是什么、各自能做的努力是什么。 比如丈夫原计划10月份去新加坡,但是太太10月份在加拿大,丈夫会努力把行程调到11月,这样两个人就可以有一个月都在家。 放下一些期待和指责,彼此关爱、倾听和支持,会让夫妻关系变得更亲密。 伴侣之间的亲密,可以有很多类型: 情绪亲密:回到家,能聊一聊一天的感受,不管是快乐的,还是愤怒的; 身体亲密:经常性的牵手、拥抱和亲吻,不会刻意避免和对方的身体太多亲密; 精神亲密:能一起讨论一些话题,新闻、历史、爱好、电视剧等等; 社交亲密:有共同的朋友,能一起聚会,一起聊天; 爱好亲密:有共同爱好,能玩儿到一起。 一对好的夫妻,并非每一个都能做到百分百的亲密,能拥有两项以上的亲密,就是很好的关系。 如果一项都做不到的话,那维系婚姻的可能只剩下孩子、房子,以及谁都不愿意离婚的凑合。 《亲密关系》中说,真正的亲密关系是伴侣之间深刻的、自由和互相回应的关系。 既需要各自独立的能力,又需要相互的理解与共情。 每一桩幸福婚姻的背后,都离不开两个人对彼此的包容和忍耐,也离不开两人的共同努力和成长。 面对彼此的差异,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、互相磨合,是关系的必经之路。 在经营一段关系的过程中,遇见更好的自己,才是婚姻给我们最好的礼物。 |
上一篇:人若欠你,天必还你,不信你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