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2-06-29 点击: 次 来源:网络 作者:好大夫专升本邱老师 - 小 + 大
作家穆尔有句名言,每每读到都颇为触动: “一个人为寻求他所需要的东西,走遍了全世界。回到家里,找到了。” 漫漫人生路上,几多风雨几多晴,唯有家,是一生的眷念与羁绊—— 家人闲坐,就有灯火可亲的温暖; 家风相宜,就有润物无声的力量。 而最好的家风,莫过于穷不怪父,孝不比兄,苦不责妻,气不凶子。 《诗经》中讲:“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 父母二字背后藏着的,是养家糊口的无尽辛苦,与生儿育女的时刻忧心。 所以,别嫌家贫,因为父母已经在帮扶儿女的路上辛苦了一辈子; 也别怪父母穷,因为在风雨飘摇的生活面前,他们往往比我们活得更苦。 我有一位朋友,母亲早逝,父亲长年卧病在床,家里一穷二白,什么都没有。 为了生活,他在小餐馆刷过盘子,去水泥厂扛过水泥,甚至帮别人抬过棺材。 但他从来没有因此怨父亲不中用,也没有怪父亲太穷了。 相反,他分外孝顺,对他父亲极好,他总说:“我爸身体不好,靠着一亩三分地把我拉扯大,不容易!”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,只要一放假,他就会回农村老家去看望父亲; 几年后,才在县城扎稳脚跟,他就把父亲接到了城里照顾。 前两天父亲节,他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: 我的父亲很平凡,见识不多,也没有能力和资源,为我撑起一片天。 但他一粥一饭养我长大,供我读书识字、教我人伦纲常。 他是没能为我撑起一片天,但他是我人生中唯一的一把伞,为我撑起了一个家。 看到这样的文字,我真的感慨万千。 见过太多人,怨出身不给力,恨家庭太普通,生于贫穷就陷于平庸; 也见过太多人,口口声声靠自己打拼,话里话外却怪父母无能,人穷,志也短。 偏偏,人生在世,穷不怪父,才是立身的根本。 因为,只有懂得父母的不易,才能在不易的生活中突围,精彩地过; 只有接纳父母的平凡,才能在平凡的人生中逆袭,绚烂地活。 前段时间,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:家里兄弟姐妹众多,该怎样对父母尽孝? 最高赞的回答只有短短五个字:“别攀比就好。” 是啊,孝顺父母是自己的事,与他人毫无干系。 当手足之间的攀比心多了,对父母的孝心却反而越来越少时,就会渐渐明白: 孝不比兄,是家庭的福气。 之前看《亲密关系的秘密》,书里有个故事深深触动了我。 在加利福利亚的一个小镇上,住着一位木匠。 木匠对父母很孝顺,但由于收入微薄,所以很多时候,都是在外经商的哥哥负责着父母的一切开支。 木匠很苦恼,觉得自己没有尽到一点为人子女的孝道。 他对朋友倾诉: “父母辛勤把我和哥哥养育成人,我却没能为他们做些什么,全靠哥哥一个人撑着,我真的愧为人子!” 朋友什么安慰话也没说,而是询问他: “这些年来,平日里陪你父母谈心散步的是谁?” 他低着头,小声道:“我。” 朋友又问:“那你父母生病时,待在身边照顾他们的是谁?” 他依旧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,答道:“是我。” 朋友继续问:“那前几天带他们去看NBA的又是谁呢?” 听到这话,他抬起头:“也是我”。 可很快,他又低下了头:“但一切的花销都是哥哥付的,我只是陪他们去而已。” 看着似懂非懂的木匠,朋友耐心道: “孝顺父母不只有物质这一条路,谁说你对他们的陪伴就不珍贵呢?” 听到这话,他恍然大悟。 毕淑敏曾在《孝心无价》中写道: “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,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; 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,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; 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,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…… 但在‘孝’的天平上,它们等值。” 永远别用骨肉至亲孝顺父母的那把尺,去丈量自己的付出多少。 因为孝心无分高低贵贱。 经济能力好一点的,就多付出些,物质上赡养父母; 家庭条件差一点的,就多陪伴点,精神上滋养双亲。 曾在书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,觉得颇有道理: “遇事时的责备,是亲密关系里最大的杀手。” 一路走来,看过太多在呵责中说散就散的伴侣,也看过太多在彼此宽慰中相濡以沫的夫妻。 最后才知晓:苦不责妻,是幸福的真谛。 还记得3年前,那张打动了无数人的特殊合影吗? 这是2018年1月,江苏南通一名男子的朋友圈。 四轮朝天的汽车,两人身上的血迹,以及满地的狼藉,都在昭示着这场车祸的惨烈。 然而,两人脸上的盈盈笑容却让人分外动容。 原来,那天,他和妻子一起开车回家。 没想到,突然之间,妻子一不小心把车开上了消防栓,整辆车直直地翻倒在了地上。 车里的两人吓坏了,惊魂之后爬了出来。 幸好,两人都只受了些轻伤。 妻子倍感惭愧,准备迎接丈夫的劈头痛骂。 结果丈夫不仅没有责备她,反而拉上她,在事故现场乐呵呵地合了张影,说是纪念这段“难得”的经历。 这些年,年纪越长,就越认同一句话: “婚姻里最大的愚蠢,莫过于遇事只知责备。” 是啊,再深厚的感情,也会在一句句呵斥里,默默淡去爱意; 再亲近的关系,也会在一次次责备中,慢慢走向陌路。 大道之行,不责于人。 苦不责妻,才能守住家门之内的一方安宁,和彼此之间的浓浓爱意。 豆瓣上,有个叫“色难”的小组,里面有一句话尤为精辟: “亲子关系里最难得的是,一张‘好看’的脸。” 无比赞同。 教育的最大死敌,不是父母的学历,也不是双亲的见识,而是他们的脾气。 对孩子没耐心的家长,教不出有出息的儿女; 冲儿女发脾气的父母,也养不出感恩的孩子。 而真正高层次的父母,都懂得在孩子面前和颜悦色。 “硅谷钢铁侠”埃隆·马斯克的母亲梅耶·马斯克有一条教育法则:“不责骂。” 有一次,年幼的埃隆·马斯克恶作剧,悄悄在一位客人的香烟里放了一个很小的鞭炮。 当客人点燃香烟的时候,鞭炮应声爆炸,客人被吓了一大跳,脸也垮到了极点。 看着惊慌失措的客人,小马斯克笑得前俯后仰。 母亲梅耶·马斯克得知后很生气,但她并没有立即惩罚小马斯克。 而是先说了句“有趣”; 之后和颜悦色地向他解释鞭炮放在香烟里的危险; 最后摸了摸小马斯克的头,轻声道:“以后不要这么做了。” 在母亲的“不责骂”教育下,埃隆·马斯克三兄妹不仅成人,而且成才。 反观周围的父母—— 多少人,对儿子发火,向女儿撒气,在孩子面前,永远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; 又有多少人,心里明明是爱孩子的,面上却总是摆着一张“难看”的脸。 他们不知道,父母最大的灾难就是,冲孩子发脾气; 他们不明白,气不凶子,才是最顶级的修养。 为人父母,任何时候都要记得: 把最好的脾气,留给最爱的孩子。 很喜欢一句话: “好的家风,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报。” 而最好的家风就是:穷不怪父,孝不比兄,苦不责妻,气不凶子。 世事变幻,人生如梦—— 穷不怪父,是立身的根本; 孝不比兄,是家庭的福气; 苦不责妻,是幸福的真谛; 气不凶子,是顶级的修养。 人生下半场,做到这四点,而后立身、家和、幸福、修行。 如此,足矣。 |
上一篇:夫妻间最舒服的状态,不是如胶似漆,不是相敬如宾,而是……
下一篇:你必须感谢之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