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2-04-18 点击: 次 来源:网络 作者:好大夫专升本邱老师 - 小 + 大
歌曲《心太软》唱道: “你总是心太软,心太软,所有问题都自己扛。” 人际交往中,心太软的人,无论遇到什么事,总是委曲求全。 不但苦了自己,还会让别人得寸进尺。 鬼谷子早就告诫说,心软之人,便是无福之人。 人生不易,本来就磨难重重,何苦再为难自己? 行走世间,还是要拥有几分狠劲,才能护自己周全。 不要一味迎合,学会拒绝别人 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: 实验者被要求分别从满满的罐子和快空的罐子里,品尝巧克力曲奇饼,判断味道好坏。 吃完以后,几乎所有实验者都认为,从快空的罐子里拿出来的饼干更好吃。 而事实是:两个罐子里装的是同一种饼干。 这个实验说明: 越稀缺的东西,人们才觉得价值越高。 同理,对于别人提出的请求来说,如果我们总是不假思索地答应,便会被视为理所应当。 偶尔懂得说“不”,对过分的要求、超出合理边界的请求细细思量,才是成年人该遵循的社交法则。 作家贾平凹先生在《敲门》里讲过这样一件事: 因为写作出了点名,无论他搬到城市哪一个角落,总有不同的人上门来找他。 有的让他写个条幅,想送给上级领导;有的举办什么堂会,想要叫他捧场;还有的啥事没有,就想来家里唠嗑。 他不堪其扰,只想静静地读书写作,却不知该如何拒绝。 没奈何,只得一边陪坐,一边招待烟茶,甚至到后来发展成每次一听到敲门声,就心惊胆战,不敢吱声。 作家毕淑敏说: “拒绝就是一种权利,你那么好说话,又有谁能体谅你? 生活本就不容易,很多时候,你舍弃了自己宝贵的时间,却被那些利用你善良的人们压榨。” 人活在世上,总会遇到一些消耗你的人、消耗你的事。 倘若一味迎合、不懂拒绝,就会让别人像蚂蝗一样吸你的血,导致心里憋屈,耽误正常工作生活。 遇到看不惯、受不了、不值得的事,与其将自己拖得疲惫不堪,不如直截了当表明自己的原则和态度。 及时拒绝,勇敢说“不”,让自己的人生更自在轻松。 狠狠伤害你的人,不要轻易原谅他 经济学上,有个“鳄鱼法则”。 假如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,如果你试图用手去挣脱你的脚,那么鳄鱼就会同时咬住你的脚和手。 越挣扎,损失越大。 因而遇到这种情况,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,及时止损。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? 总是会冒出一些“鳄鱼”,将你带入危险和不幸之中。 遇到这样的人,别执迷不悟,别轻易原谅。 唯有及时清醒,牢记教训,才能避免更大伤害。 相声演员岳云鹏接受采访时讲过这样一件事情。 当时初中毕业的他,在北京一家饭馆做服务员。 因为算错帐,岳云鹏不小心多收了客人6块钱,他主动提出可以给客人打折。 但客人依然不依不饶,甚至用极其侮辱人的字眼,狠狠羞辱了他3个多小时。 最后岳云鹏不得已自掏腰包325元,赔付了客人的饭钱,还不幸被老板开除,差点流落街头。 时隔多年,主持人问道:“你可以原谅他吗?” 岳云鹏哽咽地说:“不会,我就是不原谅他,我恨他。” 世上,总有一些人站在道德高地,要求别人都能“宰相肚里能撑船”。 可一旦针扎在自己身上,你就知道到底有多疼。 鲁迅先生早就说过: “损着别人的牙眼,却反对报复,主张宽容的人,万勿和他接近。” 无底线的宽容,就是放纵;没原则的大度,就是愚蠢。 对于滋生在人性中的恶,千万不要以为可以讲理,以为可以“以德服人”。 释怀不了的痛,就别强逼着自己去释怀。 记住:总有一些“垃圾人”,不值得你温柔以待。 保持善良,但是千万不可失去尺度 编剧柏邦妮说:“善良是很珍贵的,但善良没有长出牙齿来,那就是软弱。” 人善被人欺,马善被人骑。 世间万物,最难填是欲壑,最难测是人心。 切忌太过善良,才能保护自己。 电视剧《精英律师》中,有这样一个剧情。 律师麦飞通过手机的监控,意外发现自己请来的保姆,正在家里虐待自己的爷爷。 由于爷爷小便失禁,保姆竟连扇了爷爷好几个耳光。 麦飞当即赶回家里,将保姆拦了下来,让她马上走人。 保姆见状跪了下来,声泪俱下哭诉说,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在赚钱,要是她被抓了,孩子也就没法上学了。 还请求麦飞将他手机里录下的打人视频删除,要不自己以后出去没脸见人。 麦飞一时心软,就删了视频。 没想到,保姆反咬一口,竟把麦飞告了,污蔑麦飞扇了保姆一巴掌,被验出了轻伤。 直到后来其他律师介入帮助,发现保姆的伤是伪造的,才帮助麦飞脱离困境。 电影《教父》中有这样一句台词: “没有边界的心软,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;毫无原则的仁慈,只会让对方为所欲为。” 林子大了,什么人都有。 活在世上,我们固然要心存善良,力所能及帮助别人。 但也要坚守底线,别让善良失去尺度。 否则,别人只会变本加厉消耗你,甚至不择手段陷害你。 余生可贵,让善良带点锋芒,才是一生的必修课。 不要太过敏感,适度保持钝感 生活中,不乏一些人,讲话难听,喜欢揭短。 倘若总是过于心软,就会时时被戳到痛处,不但于己无益,甚至还会让“亲者痛,仇者快”。 心软的人容易过度敏感,善于观察和感受情绪的细微变化。 而这样的后果,常常是成全了别人,委屈了自己。 与其如此,何妨迟钝一点。 别太在意别人的评价,别太在意人生的得失。 正如哲学家尼采所说:“无需时刻保持敏感,迟钝有时即为美德。” 有心理学家,做过这样一个实验。 他们请来10位志愿者,把他们各自安排在10个没有任何镜子的房间里。 然后请来特效化妆师,给每个人的脸上化上逼真的疤痕妆。 之后,化妆师拿出随身带着的小镜子,给志愿者看一看此时“丑陋”的模样。 接着收走镜子,又告诉他们,还将继续为他们上妆。 一切就绪后,心理学家安排志愿者们分头扮成面部疤痕患者,去医院排队治疗,并描述心理感受。 结果这些志愿者纷纷表示: “感觉排我后面的人,看我的眼神带着几分鄙夷” “总有一些人在对我指指点点” …… 直到心理学家笑着拿出镜子,这些志愿者才惊讶地发现: 原来自己脸上干干净净,化妆师在他们出门前,就悄悄把他们的疤痕妆抹掉了。 这个实验说明: 真正让我们感到不安和触动的,往往不是事物本身,而是我们自己的内在感受和对别人行为动机的过度解读。 如果我们总是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,凡事喜欢往坏的情况去想,就容易对自己产生怀疑,甚至在内心上演一出跌宕起伏的电视剧。 无论在职场、生活还是婚姻,与人相处,学会心狠一点,钝一点,人生才可以更幸福从容。 心软一生难,心狠一世顺 《陆犯焉识》中说: “心太软的人快乐是不容易的,别人伤害她或她伤害别人,都会在心里病一场。” 适当心软,是一种修养;过分心软,却是一场灾难。 行走世间,总有一些人,对你的好,视若无睹,对你的善,得寸进尺。 你若好到毫无保留,别人就敢坏到肆无忌惮。 善良有尺,容忍有度。 偶尔带点“狠劲”,凡事讲求尺度,才能拿捏好为人处世的力道,让余生活得更舒服自在。 |
上一篇:再难,不要说话不算数。